关于
德萨画廊欣然呈献驻北京艺术家周文斗个展「1005室」,探讨其在社会停顿期间无法言说的自身心境。展览以艺术家在北京的工作室门牌号命名,比拟艺术家在密闭空间度过近两个月的期间,对时间性及现实在认知和感知的变化。工作室所在的建筑后来被强拆,周文斗的回忆、无奈与渴望也一下子随建筑物灰飞烟灭而没入颓垣败瓦中。 「1005室」凝注了艺术家对于情感与矛盾碎片的回顾,追溯、重构、并再现了周文斗对把握时间的渴望和空间约束所产生的焦虑。
因为时间停滞,在与他人隔绝的情况下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周文斗亦感到迷茫,但同时促使他利用自己的观察力,与身边的日常事物展开对话。长期的交流唤起其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触动,产生了虚构的叙述和对物体意义的质疑。
《集箭成弓》(2022)捆绑着数百支弓箭,以一根7米长的弓弦连起两端,利用箭支本身的弹性,拉紧后形成一把巨大的弓。作品剥夺了箭矢原本的功能,被捆绑的箭矢只可服从形式规则,让人想起孤立的个体如何被迫麻木地服从集体。箭与弓形成一种不可言喻却富有诗意的张力。 《水平》(2020)由数百个迷你水平泡组成,水平排列在墙上。同样,将水平测量工具转换为水平线,物品本身的属性便荡然无存。
周文斗隐居工作室期间,亦创作了围绕时间和反思时间的作品。 《浸泡时间》(2022)是艺术家对时间的质疑:在水中的时间是延长了、缩短了,亦或浓缩了或稀释了;水中的阻力增加会否减慢指针的运行等疑问。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系列(2022)是一件「自欺欺人」的装置作品,折叠的时钟上,指针运行至一半时会隐藏在墙缝中。作品模拟了时间如何欺骗人们:虽然时间不间断流逝,但我们的时间概念、感知在逐渐消退。这几件作品描绘出一种发人深省的担忧,以及因长期远离社会而对时间概念造成的混淆。
随着瘟疫和战争对过去几年的影响加剧,世界秩序日渐脆弱和支离破碎。 《无题2022》(2022)由散落在画廊地上的破碎水泥球组成,与艺术家对当今世界的隐喻观点相呼应。水泥外层象征关着人类孤独感的密封牢笼,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类傲慢地在一个个盲盒中生存。水泥球的负空间是颠倒的地球仪,反映了当前世界的分裂、内卷和自我封闭。作品是艺术家对人类身份的自我反思——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权威,拥有掌控一切的力量。然而人类能掌控的就只有自己的回忆和情绪。对周文斗而言,记忆碎片象征着情感的疏离和孤立,可以看作是一种克服孤独和时间流逝的尝试。艺术家希望观者在人生漫漫长路上,透过他克服无休止的孤独循环的努力,在精神上产生共鸣,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