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德萨画廊荣幸地呈献驻香港艺术家钟正的首个展《不宜呼吸》,同时以此为第四届德萨画廊艺术驻留项目(deSAR) 画上句点。展览将反映艺术家由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香港的体验,展出一系列彼此相关的沉浸式装置作品。展览通过在画廊中进行感似反乌托邦的不同设置,调查各种指向城市结构失调的征状。
走入画廊,眼见的事物都会立刻变成单色调。钟正的《眼帘下垂》(2020) 利用低演色性指数的灯管营造一个肉眼仅见有限色彩的环境。光线的正统用途本为转达视觉信息,但钟正却偏偏反调地利用灯光从我们的观感移除一大部分资讯,从而阐明我们感知的局限性以及限制其的先天和外来因素。
一幅空墙的正中展示着一幅望向香港天边摩天大楼的图片。 《朦》(2020) 是艺术家乘搭渡轮时,在土瓜湾和北角码头之间所捕捉的照片。作品于2019年社会运动的高峰期拍摄,当时渡船成为许多市民跨海的交通工具。大雾漫溢整片风景,仅仅露出建筑物和山脉的模糊轮廓。捕捉到的景观看似城市正被弥漫在街道上的雾气吞噬,犹如一层烟幕笼罩着被消声的都市。
继续前进, 钟正的大型的沉浸式装置《吼》(2020) 将空间分成两个温度相对的房间。在其一房间中,灵活的弹性铝制风管从楼顶的冷气向下延伸。银色的管道在空间中穿插蠕动,从多边探入较小的房间里。管道将所有冷空气重新引导,使较大的房间变得炎热而潮湿。访客必须沿着艺术家设计的路线,穿过寒冷的房间走到温暖的房间。这件装置作品的核心媒体是空气和温度, 如供水或恒温等的无形系统,允许我们在像香港般的都市生存。钟正将这些功能结构比作气管或肠胃等的身体器官,其运行必须维持流畅。通过扰乱其一系统的正常运作,钟正将观众置于一个感官失衡的状态。 《吼》的设局不仅象征着更大的问题,更是挑战正在潜移默化城市的结构性失调。
钟正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使人迷惑》(2020) 将香港广为人知的景点「幻彩咏香江」的录影投射到爆裂的玻璃上。作品将这标志性的激光表演视为一个既怪异又不必要的庆祝活动,它横扫城市天际线,使城市中的人无法避免。艺术家运用无人机航摄视频,透过高108层的环球贸易广场玻璃外墙上的倒影呈现表演。装置作品中心被敲碎的玻璃则模拟着2019年示威活动期间,街道上日渐增加的破烂橱窗。投影机的光线穿透满布裂痕的玻璃,导致影像扭曲、反射和破裂。玻璃同时充当屏幕、镜子和滤镜,将录像拆解到无法组装。 《使人迷惑》的布局将色彩折射整个空间,访客的影子在光线和影像层次之间介入。整个环境仿佛超越了物质,剩下意识层面上的体验。在玻璃的一侧被光线淹没,然后又迅速地被驱逐到暗黑的另一侧,这近乎即时的过渡亦让人难以适应。投射影像为玻璃裂痕沾上色彩,仿似我们进行观察时,时常戴上的有色镜片。隔着玻璃观看,那炫耀香港繁荣的景观显得遥远陌生。
钟正的雕塑系列《纽结》(2020) 藏在画廊的角落和地板下,作品运用了聚氨酯泡沫铸入水管。这些相互交织的形体在参照劏房单位外墙经常发现的污水管,延续了艺术家对城市设施生理特征的持续探索。扭曲的水管是为腐坏而产生的变异。这些管道经常堵塞,产生恶臭与令人作呕的气味。通过铸造管中的负空间,钟正在复制其堵塞物,并以这种由短期方案制成的副产物,诊断更为大型的城市系统失调。
展览中的最后一件作品名为《漫游》(2020),是镀锌钢板上的丝网印刷。艺术家以红磡过海隧道外一块空置的广告牌进行建模。留空的广告牌在作为亚洲商业中心的香港可称上异常的现象。没有内容的广告牌除了占据空间以外没有意义可言,但这个高楼之间的视觉空穴却仿佛意味着城市大局的趋势。人烟寥落的街道,日渐消逝的店铺 – 城市陷入了无限期的停顿。描绘空白的《漫游》其实描摹着一个香港形状的空洞,凋零的城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