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德萨画廊荣幸地呈献越南当代艺术家陈德良于画廊举办的第二次个人展览——《我们再无法看见星空》。艺术家透过一系列全新的绘画、雕塑和互动装置,对现时全球紧张的局势和各地争端而引起的动乱作出评论。 《我们再无法看见星空》将持续展出至3月21日。
在作品《保佑野兽与孩子》(2019-20)中, 穿着黑色衣服、不同种族的人物肖像绘画分散地直立在画廊四方。穿插于作品之间,访客必须面对画像里人物强烈的凝视。此系列以1971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命名,电影讲述一群年青人在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中绝地反击的故事,带出人类在面对冲突时坚韧的精神。在沉默的空间里,画像一致地面向前方。
六屏幕视频作品《Face Off》(2015-2019)置于人物肖像正后方的墙上,现场直播着观众在画廊里的活动。这互动装置无间断地利用人脸识别软件对观众进行面部扫描,模拟公共和私营部门采用的监视技术。发现偷窥自己的录像令观众不得不正视监控无处不在的事实。我们的一举一动正被监视着,而个人身分亦逐渐被电子化。犹如空间中其余的绘画,我们也仿佛变得平面。
展览其一最突出的系列由两部作品组成。在第一件作品《北极星和黑洞之间》(2020)中,一系列装在胶盒里的书本镶嵌在墙上。书本的题材来自各种领域包括哲学,人类学和艺术理论等。第二件作品《黑洞》(2019)重新组合了碟形卫星天线和雨伞的组件,并涂上可吸收光线的极黑油漆。远处看来,作品宛如一个黑洞,只有当访客拉近与作品的距离时才会看到它真实的物理型态。
这两件作品的配对代表了永恒对立但非互斥的概念——信息的填充和删除。胶箱里的书可供观众随意拿出和翻阅,但所传递的知识却局限制于有限的题材。而卫星天线的中心虽被掩饰,但它实体形态却是裸露和无可否应的。到底信息泛滥的电子时代是寓意着解放还是埋藏着荒谬的暗涌?透过修改两款分别传统和先进的资讯传递工具艺术家希望我们从新审视资讯交流所潜在的危机。我们该如何去评估我们的知识的限制和虚实?资讯的未来又会是怎么样的?
在《Constellations》(2019)中,陈德良将人脸识别的矩阵排列和贝聿铭在香港知名的中国银行大厦上的菱格作出对比。艺术家通过找出「结构」和「系统」视觉上的共同点,探讨我们身处的环境与监视和权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