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空间:森罗万象 秦铃森, 5月 13, 2017 - 6月 11, 2017

秦铃森,永劫回归,2017. 装置,210 x 60 cm

秦铃森,人类的索引,2016. 航天伞布架上装置,162 x 100 cm x 4

秦铃森, 呐喊, 2015. 纸本综合, 67 x 52 cm.

秦铃森, 嚎叫, 2016. 布面油画, 100 x 80 cm.

秦铃森, 我自有神秘的幻觉,和宇宙的大频共振, 2016. 木板综合, 156 x 110 cm.

秦铃森, 引复往归, 2017. 布面综合, 30 x 43 cm.

秦铃森, DZT/PF98/010,2016. 布面油畫,150 x 120 cm

秦铃森, DZT/PF98/010, 2016. 布面油画, 140 x 120 cm

展览现场图

关于

德萨项目空间荣幸地推出秦铃森在德萨画廊的首次个人项目《森罗万象》,展览将于2017年5月13日 (周六) 开幕,持续至2017年6月11日。

秦铃森的艺术创作涵盖了架上绘画、纸本拼贴、多媒体影像、装置现成品、雕塑等。这位出生于90后的艺术家,对于艺术与各学科间相互交错的关联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其过往作品中能看到鲜活并带有强烈感的呈现方式。他尝试透过图像外的物质触及那些模煳的非形态意识至次厚度境界,并将不同的元素和碎片化的物件重新组织转化。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样子,假如设想已另一种方式去理解当下这个世界,我们的宇宙变得不同,历史的滚动带来了现在世界的模样,一切都不可抵挡。迫使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变化,带着那些不断嬗变的观念和期待,这一切在实质上我们已然成为自己梦想的产物。

历史的永劫回归、历史的模棱两可;阴谋论,导致所谓的真相有数种。正如尼尔 · 普斯特曼 (Neil Postman) 在《娱乐至死》中对比乔治 · 奥威尔 (George Orwell) 和阿尔多斯 · 赫婿黎 (Aldous Nuxley) 的反乌托邦理论:“奥威尔害怕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琐碎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信息被剥夺,赫胥黎则担心人们在庞大的信息中日益被动和自私。” 不幸的是,兩者皆似是对的。

艺术家首先是隐喻的创造者,然后才是任何别种角色。我在此所说的,当然是关于隐喻的最大可能意义:组织的隐喻、行为的隐喻、精神的隐喻。我们创造批判隐喻,犹如理查德 · 罗逖 (Richard Rorty) 睿智地提醒我们,我们总是堤防著那些超出它们保存期限的隐喻,堤防它们有著僵化成像事实一样的危险。”

—— 秦铃森

关于秦铃森

秦铃森,1994年出生于山东省,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 2013 级油画系,现生活于北京。近期展览包括:“引复往归”,中画廊,北京 (2017) ; “空间协商: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 第三届 CAFAM 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 ;  “事件视界”,中画廊,北京 (2016) ;  “尖先生与卡小姐:  项目 B”,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6) ; “尖先生与卡小姐:  项目 A”,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6)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