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德薩畫廊欣然呈獻駐北京藝術家周文斗個展「1005室」,探討其在社會停頓期間無法言說的自身心境。展覽以藝術家在北京的工作室門牌號命名,比擬藝術家在密閉空間度過近兩個月的期間,對時間性及現實在認知和感知的變化。工作室所在的建築後來被強拆,周文斗的回憶、無奈與渴望也一下子隨建築物灰飛煙滅而沒入頹垣敗瓦中。「1005室」凝注了藝術家對於情感與矛盾碎片的回顧,追溯、重構、並再現了周文斗對把握時間的渴望和空間約束所產生的焦慮。
因為時間停滯,在與他人隔絕的情況下失去了自由行動的能力,周文斗亦感到迷茫,但同時促使他利用自己的觀察力,與身邊的日常事物展開對話。長期的交流喚起其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情感觸動,產生了虛構的敘述和對物體意義的質疑。
《集箭成弓》(2022)綑綁著數百支弓箭,以一根7米長的弓弦連起兩端,利用箭支本身的彈性,拉緊後形成一把巨大的弓。作品剝奪了箭矢原本的功能,被綑綁的箭矢只可服從形式規則,讓人想起孤立的個體如何被迫麻木地服從集體。箭與弓形成一種不可言喻卻富有詩意的張力。《水平》(2020)由數百個迷你水平泡組成,水平排列在牆上。同樣,將水平測量工具轉換為水平線,物品本身的屬性便蕩然無存。
周文斗隱居工作室期間,亦創作了圍繞時間和反思時間的作品。 《浸泡時間》(2022)是藝術家對時間的質疑:在水中的時間是延長了、縮短了,亦或濃縮了或稀釋了;水中的阻力增加會否減慢指針的運行等疑問。 《誰偷走了我的時間》系列(2022)是一件「自欺欺人」的裝置作品,折疊的時鐘上,指針運行至一半時會隱藏在牆縫中。作品模擬了時間如何欺騙人們:雖然時間不間斷流逝,但我們的時間概念、感知在逐漸消退。這幾件作品描繪出一種發人深省的擔憂,以及因長期遠離社會而對時間概念造成的混淆。
隨著瘟疫和戰爭對過去幾年的影響加劇,世界秩序日漸脆弱和支離破碎。《無題2022》(2022)由散落在畫廊地上的破碎水泥球組成,與藝術家對當今世界的隱喻觀點相呼應。水泥外層象徵關著人類孤獨感的密封牢籠,自以為無所不能的人類傲慢地在一個個盲盒中生存。水泥球的負空間是顛倒的地球儀,反映了當前世界的分裂、內捲和自我封閉。作品是藝術家對人類身份的自我反思——人們常常認為自己是權威,擁有掌控一切的力量。然而人類能掌控的就只有自己的回憶和情緒。對周文斗而言,記憶碎片象徵著情感的疏離和孤立,可以看作是一種克服孤獨和時間流逝的嘗試。藝術家希望觀者在人生漫漫長路上,透過他克服無休止的孤獨循環的努力,在精神上產生共鳴,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