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呼吸 鍾正, Sep 05, 2020 - Sep 19, 2020

《不宜呼吸》於德薩畫廊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於德薩畫廊展覽現場

鍾正, 《吼》, 2020. 冷氣系統,鋁質軟風喉,直線型風機, 尺寸可變.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於德薩畫廊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於德薩畫廊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不宜呼吸》展覽現場

鍾正,《眼簾下垂》, 2020, 螢光燈,調光鎮流器, 45.5 x 187 x 7 cm.

鍾正,《朦》, 2020. 瓷相, 石膏板, 30 x 30 cm.

鍾正, 《使人迷惑》, 2020. 錄像裝置, 尺寸可變.

鍾正, 《吼》, 2020. 冷氣系統,鋁質軟風喉,直線型風機, 尺寸可變.

鍾正, 《吼》, 2020. 冷氣系統,鋁質軟風喉,直線型風機, 尺寸可變.

鍾正,《紐結 #1》, 2020. 高密度聚氨脂泡沫塑料, 75 x 84 x 43 cm.

鍾正,《紐結 #2》, 2020. 高密度聚氨脂泡沫塑料, 66 x 40 x 22 cm.

鍾正, 《漫遊》, 2020. 鍍鋅鐵皮絲印, 40.5 x 124 cm.

鍾正,《傷殘的光, 2》, 2020. 柯式印刷照片, 16.2 x 27.3 cm.

鍾正,《傷殘的光, 3》, 2020. 柯式印刷照片, 16.2 x 27.3 cm.

鍾正,《傷殘的光, 4》, 2020. 柯式印刷照片, 16.2 x 27.3 cm.

關於

德薩畫廊榮幸地呈獻駐香港藝術家鍾正的首個展《不宜呼吸》,同時以此為第四屆德薩畫廊藝術駐留項目(deSAR) 畫上句點。展覽將反映藝術家由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間在香港的體驗,展出一系列彼此相關的沉浸式裝置作品。展覽通過在畫廊中進行感似反烏托邦的不同設置,調查各種指向城市結構失調的徵狀。

走入畫廊­­,眼見的事物都會立刻變成單色調。鍾正的《眼簾下垂》(2020) 利用低演色性指數的燈管營造一個肉眼僅見有限色彩的環境。光線的正統用途本為轉達視覺信息,但鍾正卻偏偏反調地利用燈光從我們的觀感移除一大部分資訊,從而闡明我們感知的侷限性以及限制其的先天和外來因素。

一幅空牆的正中展示著一幅望向香港天邊摩天大樓的圖片。《朦》(2020) 是藝術家乘搭渡輪時,在土瓜灣和北角碼頭之間所捕捉的照片。作品於2019年社會運動的高峰期拍攝,當時渡船成為許多市民跨海的交通工具。大霧漫溢整片風景,僅僅露出建築物和山脈的模糊輪廓。 捕捉到的景觀看似城市正被瀰漫在街道上的霧氣吞噬,猶如一層煙幕籠罩著被消聲的都市。

繼續前進, 鍾正的大型的沉浸式裝置《吼》(2020) 將空間分成兩個溫度相對的房間。在其一房間中,靈活的彈性鋁製風管從樓頂的冷氣向下延伸。銀色的管道在空間中穿插蠕動,從多邊探入較小的房間裡。管道將所有冷空氣重新引導,使較大的房間變得炎熱而潮濕。訪客必須沿著藝術家設計的路線,穿過寒冷的房間走到溫暖的房間。這件裝置作品的核心媒體是空氣和溫度, 如供水或恆溫等的無形系統,允許我們在像香港般的都市生存。鍾正將這些功能結構比作氣管或腸胃等的身體器官,其運行必須維持流暢。通過擾亂其一系統的正常運作,鍾正將觀眾置於一個感官失衡的狀態。《吼》的設局不僅象徵著更大的問題,更是挑戰正在潛移默化城市的結構性失調。

鍾正的多媒體裝置作品《使人迷惑》(2020) 將香港廣為人知的景點「幻彩詠香江」的錄影投射到爆裂的玻璃上。作品將這標誌性的激光表演視為一個既怪異又不必要的慶祝活動,它橫掃城市天際線,使城市中的人無法避免。藝術家運用無人機航攝視頻,透過高108層的環球貿易廣場玻璃外牆上的倒影呈現表演。裝置作品中心被敲碎的玻璃則模擬著2019年示威活動期間,街道上日漸增加的破爛櫥窗。投影機的光線穿透滿佈裂痕的玻璃,導致影像扭曲、反射和破裂。玻璃同時充當屏幕、鏡子和濾鏡,將錄像拆解到無法組裝。《使人迷惑》的佈局將色彩折射整個空間,訪客的影子在光線和影像層次之間介入。整個環境彷彿超越了物質,剩下意識層面上的體驗。在玻璃的一側被光線淹沒,然後又迅速地被驅逐到暗黑的另一側,這近乎即時的過渡亦讓人難以適應。投射影像為玻璃裂痕沾上色彩,仿似我們進行觀察時,時常戴上的有色鏡片。隔著玻璃觀看,那炫耀香港繁榮的景觀顯得遙遠陌生。

鍾正的雕塑系列《紐結》(2020) 藏在畫廊的角落和地板下,作品運用了聚氨酯泡沫鑄入水管。這些相互交織的形體在參照劏房單位外牆經常發現的污水管,延續了藝術家對城市設施生理特徵的持續探索。扭曲的水管是為腐壞而產生的變異。這些管道經常堵塞,產生惡臭與令人作嘔的氣味。通過鑄造管中的負空間,鍾正在複製其堵塞物,並以這種由短期方案製成的副產物,診斷更為大型的城市系統失調。                                                                             

展覽中的最後一件作品名為《漫遊》(2020),是鍍鋅鋼板上的絲網印刷。藝術家以紅磡過海隧道外一塊空置的廣告牌進行建模。留空的廣告牌在作為亞洲商業中心的香港可稱上異常的現象。沒有內容的廣告牌除了佔據空間以外沒有意義可言,但這個高樓之間的視覺空穴卻彷彿意味著城市大局的趨勢。人煙寥落的街道,日漸消逝的店鋪 – 城市陷入了無限期的停頓。描繪空白的《漫遊》其實描摹著一個香港形狀的空洞,凋零的城市景象。

 

請按此查看更多有關鍾正的信息

請按此瀏覽電子圖錄

按此觀看德薩畫廊總監毛育新於《On-site Notes》第四集談論鍾正個展《不宜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