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無序,即可視為變量。在藝術創作中,媒介被視為一種工具,讓物質以非常規的姿態呈現在觀眾眼前,在肉眼以外,表象之餘,打破既定的條框,帶來新的可能。
上海chi K11美術館將在2018年8月11日至9月14日呈現全新當代藝術展《變量構局》。該展覽由中外四位傑出年輕藝術家的個人獨立項目共同呈現:《縫合》(布蘭登·弗勒)、《居住的方法》(沈莘)、《予有著扁平趾甲的無毛兩足動物的恰當回應》(陸浩明)、《漏洞.temp》(吳珏輝)。參展作品反思人工與自然的相互介入、室內與室外的邊界及影像的虛構,探討媒介的變量之局。
本次展覽的藝術家來自不同的背景,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和語言重構敘述空間,探討城市肌理、工業製造、 科技運用、經濟和種族等議題,以源發自主流文化的獨立思維,編排差異化的空間結構。這既可視為年輕藝術家對視覺世界的多元化現實的呈現,亦可看作他們與觀者之間的一場思維博弈。
《予有著扁平趾甲的無毛兩足動物的恰當回應》
柏拉圖曾定義人類為“無毛兩足動物”,正當此定義受眾人讚揚的時候,憤世嫉俗者第歐根尼拔光了一隻雞的羽毛,把它帶到柏拉圖的學院,嘲弄道:“看!我帶了一個'人'給你。”此後,柏拉圖將其對人類的定義加上“有著扁平趾甲的”的補充。
陸浩明的藝術實踐以素材的物性為線索,主要叩問劃分自然和人為的界線。他的作品嚐試推翻“自然”與“人為”的定義,同時挖掘非傳統藝術媒材。
此次展中大部分作品反思全球化語境下的科技勞動和網絡中被隱藏的事物本質。科技淡化了人類勞動力的痕跡,人類勞動力的價值因而逐漸貶值。在這個世代中,急速的轉變和時間的壓縮讓人們只著眼於科技創新的實際效能,卻忽略了反思和評估它同時所帶來的弊端。最終,人類的價值變得無關重要,像那隻“無毛兩足動物”一樣“有著扁平趾甲”。
陸浩明(生於1988年)是一位香港藝術家。他以原素材為作品基礎材料,創作的裝置作品、雕塑及圖像旨在通過對人類專題項目和在自然定律中發生的無序、有序及保護系統的測試,來探索人類文明在大自然中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