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文舞曲:藝術家電影與其稀有畫作 曾海文, Jan 26, 2019 - Mar 16, 2019

「曾海文舞曲:藝術家電影與其稀有畫作」展覽現場

「曾海文舞曲:藝術家電影與其稀有畫作」展覽現場

「曾海文舞曲:藝術家電影與其稀有畫作」展覽現場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1-1973年,水墨Kyro卡本 (雙聯作),無簽名,70 x 100 厘米。來自私人收藏

曾海文(1927-1991),《無題》,約1970年,水墨Kyro卡本(雙聯作),款識:T'ang;海文(右下),70 x 100 厘米。來自私人收藏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1-1973年,水墨Kyro卡本 (雙聯作),無簽名,70 x 100 厘米。來自私人收藏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1-1973年,水墨Kyro卡本 (雙聯作),無簽名,70 x 100 厘米

曾海文(1927-1991),《Ceil Interieur》,1971年,水墨Kyro卡本 (双联作),款识中右下;艺术家刻于背面:‘ciel interieur',70 x 100 厘米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3年,水墨Kyro卡本(雙聯作),款識:T'ang;海文(右下);藝術家刻於背面:Incella 73(右),70 x 100 厘米。來自私人收藏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3年以前,水墨Kyro卡本 (雙聯作),無簽名,70 x 100 厘米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1-1973年,水墨Kyro卡本 (雙聯作),無簽名,70 x 100 厘米

曾海文(1927-1991),《無題》,1972年,壓克力油墨、水彩Kyro卡本 (雙聯作),款識:T'ang;海文(右下),70 x 100 厘米。來自私人收藏

關於

德薩畫廊將於2019年1月26日誠摯推出《曾海文舞曲:藝術家電影與其稀有畫作》—此次也是德薩舉辦的第二次曾海文個人展覽。曾海文與趙無極和朱德群齊名,被並列視為三位最舉足輕重的二戰後移居法國的中國藝術家。展覽將以一件藝術家與電影導演譚閩生於1973年共同創作的前衛電影作為主線, 同時展出一系列於電影中出現過的稀有畫作。

電影《曾海文舞曲》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籍藝術家早期實驗性影像藝術,旨在探索大自然和潛意識更深層次的真諦。綜觀曾海文的作品,可見他把傳統的道家與禪宗哲理的精粹發揮得淋漓盡致。曾氏和譚閩在《曾海文舞曲》中通過改變速度及圖像順序接連快速的閃現藝術家的水墨畫作,來達到一種突出的感官體驗及視覺效果。電影中沉浸式的自然及對圖像的處理激起一種本能的、迷幻神經的感受。

影像周邊展示的八幅紙上水墨雙聯畫均於影片中出現過。曾海文的畫作致力於創作一種視覺語言,以水墨的筆觸解讀道家和禪宗的世界觀。

 

請按此查看有關曾海文的信息

請按此在線瀏覽圖錄